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半导体行业: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大卫·津斯纳日前证实,公司已收到特朗普政府提供的57亿美元资金,作为交换,美国政府将持有英特尔10%的股权。这份被共和党议员斥为「社会主义行径」的交易,背后是场关乎美国半导体话语权的暗战。
近年来,英特尔的处境堪称四面楚歌。不仅CPU性能王座被AMD夺去,晶圆代工业务更是在台积电和三星的夹击下节节败退。尽管去年已获得《CHIPS法案》89亿美元补贴,但连续亏损的制造部门仍被摆上货架。最新财报显示,仅2024年,其代工业务就巨亏130亿美元。更惊人的是,内部文件显示若找不到客户,英特尔甚至准备直接放弃14A(1.4纳米)先进制程研发。
美国政府这步棋可谓攻守兼备:既将原《CHIPS法案》补贴转为公司股权,又设置「防出售」条款——若英特尔出售超49%制造业务股份,政府有权以每股20美元增持5%。对此,津斯纳在德意志银行会议上直言:「从政府立场看,他们和我们目标一致:不希望看到制造业务被拆分或转卖。」此举也被视为阻止技术外流的关键防线。
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已经闻风而动。软银近期向英特尔注资20亿美元,显然看准了「大而不能倒」的政府背书。分析师指出,这种国家资本与企业共舞的模式,折射出AI芯片军备竞赛下,先进制程已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。与此同时,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正大刀阔斧改革:出售MobileEye自动驾驶业务、分拆Altera控制权,一切都在为聚焦核心业务铺路。
然而这剂强心针也引发诸多质疑。股东担心股权稀释加剧,论坛网友更是直指「所谓阻止出售只是幌子,政府不过是在为自身投资保值」。可以预见,这场美国政府史上罕见的「企业救市」,必将改写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