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近日公布其在美国的史诗级投资计划:未来20年将斥资约2000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1.45万亿元),打造新一代半导体制造帝国。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响应了美国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的号召,更预示着存储芯片产业格局的深层变革。
一、两州六厂构筑产能长城
根据规划,1500亿美元将直接投入制造领域。其中爱达荷州博伊西将建设两座先进DRAM晶圆厂,首座ID1厂房已完成关键建设节点,计划2027年下半年开始晶圆量产。纽约州克莱镇更将打造四座巨型晶圆厂集群,单厂洁净室面积达5.57万平米,规模堪比三星、SK海力士的韩国基地。
二、HBM封装首次本土化
尤为值得关注的是,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的现有工厂将升级为HBM(高带宽内存)封装中心。这是美光首次在美国本土部署这项关键存储技术,但其前提是需先在爱达荷州实现足够的基础晶圆产能。业内人士预测,该产线或将在2028年后支持HBM5/HBM6标准,为美国AI计算集群提供核心存储部件。
三、研发投入暗藏技术野心
50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同样耐人寻味。美光计划借此开发存储级内存(SCM)等革新性技术,以期将DRAM性能与NAND非易失性相结合。这种「鱼与熊掌兼得」的技术若突破,可能重塑整个存储行业,但也面临制程集成与成本控制的重大挑战。
四、全球化布局未改
尽管美国本土投资规模空前,美光在日本、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现有产线仍将维持主导地位。这种「鸡蛋多篮」的策略既符合半导体产业特性,也折射出在地缘政治与国际市场竞争间求平衡的生存智慧。正如CEO梅赫罗特拉所言:「投资既要保障国家安全,也要遵循商业规律」。
在获得64亿美元的《芯片法案》补贴后,美光这场豪赌能否改变存储芯片的国际竞争版图?其技术路线与产能分配,或将成为观察全球半导体产业走向的重要风向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