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0日,中国互联网用户经历了一场神秘的数字惊魂——防火长城(GFW)突然对所有443端口的HTTPS通信发起无差别阻断。据监测机构《GFW报告》披露,这场持续74分钟的异常封锁采取了罕见的TCP RST+ACK数据包注入手段,使得包括金融、社交、云服务在内的全球加密通信集体瘫痪。

与2013年针对TLS 1.3协议的全端口封杀不同,此次攻击精准锁定443端口。这个承载着全球90%安全通信流量的「数字命脉」遭切断,犹如在网络世界投下一枚EMP炸弹。有安全专家分析,GFW可能正在测试新型深度包检测技术,但设备指纹与已知审查系统不匹配的细节,又让人怀疑是否发生了重大配置失误。

笔者注意到,这已是本月内第二次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离奇网络事件。早前挪威水电站遭俄黑客入侵事件,与此次GFW异常几乎同步发生。尽管官方尚未置评,这74分钟的「数字静默」已引发外企恐慌——当加密通信不再可靠,跨国企业的数据安全如何保障?或许这正是数字铁幕时代降临的又一注脚。

更深层的矛盾在于,中国既想享受开放互联网的经济红利,又竭力编织严密的数字牢笼。这种「既要又要」的困境,使GFW成为技术史上最复杂的审查系统。有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网络管制相关支出已超网络安全预算三倍。当「防火墙」开始无差别攻击,这究竟是技术失控的信号,还是审查深化的前奏?答案或许将在下一次断网时揭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