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最大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大疆(DJI)近期在美国遭遇重大法律挫败。华盛顿特区地方法院判决支持五角大楼将其列入‘中国军事公司’名单的决定,认定其与中国国防工业存在关联。此举意味着大疆在美国市场的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恶化。
大疆自2022年被列入该名单后多次申诉,辩称公司既非军方控股也不受其控制。但法院认为,国防部提交的无人机定位数据传输、供应链关系等证据已足够充分。尽管大疆表示将继续上诉,但其产品已被多国政府机构禁用,市场声誉遭受重创。
评论:这场诉讼本质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。大疆占据全球70%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,其技术优势反而成为‘安全隐患’的借口。值得关注的是,同被列入名单的禾赛科技等中国企业同样面临类似指控,显示美国正系统性收紧对中国科技企业的‘国家安全审查’。
法案阴影下,大疆虽逃过‘全美禁售’最严措施,但2025年即将面临新一轮安全审查。尽管公司强调产品‘为民用设计’,但美国政界仍担忧其可能被要求植入数据后门。这种‘有罪推定’的逻辑,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科技供应链的分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