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 RISC-V中国峰会上,英伟达硬件工程副总裁Frans Sijsterman带来震撼消息:CUDA平台将全面支持RISC-V指令集架构!这意味着继x86和Arm之后,这款主导AI计算的软件生态正式向开源架构敞开大门。
技术细节显示,新架构中RISC-V CPU将负责运行CUDA系统驱动、应用逻辑和操作系统,与GPU并行计算模块形成深度协同。官方透露的架构图中,DPU负责网络通信,构建起「GPU算力核心+RISC-V控制中枢+DPU数据流转」的三元异构计算平台——这种设计显然瞄准了未来AI边缘计算和定制化数据中心的需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美国限制高端AI芯片对华出口的背景下,英伟达此次选择在中国首发该技术颇具深意。虽然GB200/GX300等旗舰产品无法进入中国市场,但通过拥抱中国企业广泛采用的RISC-V架构,英伟达不仅为本土AI芯片厂商开辟了CUDA生态接入通道,更在技术层面试图延续其市场主导地位。
行业评论:从技术角度看,RISC-V在低功耗、可定制化方面的优势,与CUDA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形成绝佳互补。但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棋局中,这次合作也暗藏玄机——既是对国产替代潮流的顺势而为,也可能成为突破技术封锁的「特洛伊木马」。
随着AMD等竞争对手在AI赛道的加速追赶,英伟达此次生态布局或将引发AI芯片架构的连锁变革。开源指令集与专用加速硬件的结合,是否预示着一个去中心化AI计算新时代的到来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