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DLSS和帧生成技术逐渐成为PC游戏标配的今天,英伟达Blackwell架构加持下的多帧生成(MFG)技术让《赛博朋克2077》《灵媒2》等3A大作实现了「帧率翻倍」的视觉跃迁。然而,Tom's Hardware最新测试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:画面流畅度的提升,可能以输入延迟的妥协为代价。
通过Nvidia FrameView和Intel PresentMon工具实测发现,当启用MFG 4X技术将《灵媒2》帧率推至190 FPS时,输入延迟仍取决于原生40-50 FPS的基础性能。测试团队提出「60ms MALT阈值」概念——在此标准下,RTX 5060 Ti需开启DLSS超性能模式才能达标,而RTX 5090则能同时实现4K+极致光线追踪+DLSS平衡模式的豪华配置。
有趣的是,在对比RTX 5080与上代卡皇RTX 4090时,尽管新一代显卡输出帧率更高,但4090凭借更低的基础延迟,在竞速类游戏中仍保有操作优势。这为英伟达「RTX 5070超越RTX 4090」的营销说辞打上问号,毕竟真实的游戏体验绝非单一帧率数字所能概括。
分析师Jeffrey Kampman指出:帧生成技术应被视为高刷显示器的「顺滑助推器」,而非低配硬件的「救命稻草」。当原生帧率低于30 FPS时,任何插帧技术都无法挽救灾难级的操作延迟。对于玩家而言,关注MALT指标与画面设置的动态平衡,或许比盲目追逐三位数帧率更有实际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