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一年,AI产业的集体狂热背后是史无前例的资本洪流。政府与企业争相押注,尽管多数公司尚未盈利,但科技巨头掌舵人的财富已随股价一飞冲天。

黄仁勋:GPU之王的「印钞机」逻辑

从1993年创立英伟达到2025年个人财富突破2400亿美元,黄仁勋的秘诀在于将游戏显卡的升级模式复刻到AI领域。最新发布的Blackwell Ultra平台宣称推理性能提升45%,其「AI工厂」概念更被比作吞下GPU与电力、吐出钞票的印钞机。中国厂商虽被限制采购高端芯片,仍下单数十万块H20加速卡,英伟达的软硬件生态统治力可见一斑。

埃里森:世纪豪赌下的新首富

甲骨文与OpenAI的3000亿美元合作协议,让持股40%的埃里森身家单日暴涨千亿,短暂登顶全球首富。但质疑声随之而来:甲骨文需举债建设算力设施,而OpenAI今年预测营收不足协议年支出零头。这场绑定美国五州数据中心建设的豪赌,究竟是远见卓识还是泡沫前兆?

扎克伯格与马斯克:超级智能VS争议AI

Meta豪掷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,19岁天才王迎来加入后力推「超越人类」的超级智能。而马斯克的xAI一边采购电厂备战算力军备竞赛,一边因Grok生成希特勒赞美诗陷入舆论漩涡。两位硅谷狂人的AI路线图,折射出行业在伦理与技术上撕裂的现状。

在这场资本与野心的赛跑中,英伟达稳坐军火商宝座,而OpenAI联合创始人奥特曼坦承「投资者过度兴奋」的预警,或许将成为AI泡沫论的先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