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英伟达高调推出NVLink Fusion计划,宣称要打造更开放的芯片互联生态时,行业曾为之振奋。然而近日台媒《电子时报》曝出猛料:这家AI芯片霸主依然牢牢掌控着关键技术命门。知情人士透露,尽管Alchip等八家企业已获得开发许可,但英伟达仍可能拒绝授予某些关键协议层授权,导致合作伙伴的硬件方案无法真正落地。
作为首批加入NVLink生态的ASIC设计公司,Alchip在发给Tom's Hardware的官方声明中强调:"我们坚信通过先进封装和灵活工艺,NVLink将赋能下一代AI模型训练"。但微妙的是,这份声明避开了对协议层级控制的具体回应,印证了分析师关于"硬件开放≠系统开放"的判断。
编辑点评:从PHY物理层到NUMA协议,英伟达玩了一手漂亮的"分层控制术"——硬件合作伙伴可以接触物理设计,但决定链路配置的软件密钥始终捏在自己掌心。这种"半开放"策略既满足了客户对定制化硬件的需求,又确保生态话语权不旁落。面对2026年即将崛起的UALink联盟,黄仁勋显然在下一盘更大的棋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英伟达的"捆绑销售"条款:任何采用NVLink的平台必须集成至少一款英伟达产品。这既保障了核心业务收入,也无形中筑起生态壁垒。正如外媒所言,这与其说是技术开放,不如说是针对超微、博通等竞争对手的缓兵之计。在AI芯片军备竞赛白热化的当下,英伟达正用"可控的开放"延续其万亿市值神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