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美国政府解禁英伟达H20和AMD MI308 GPU对华出口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。众议院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席约翰·穆勒纳尔正式致函商务部长,痛批这一决策「短视」,要求重新制定AI硬件出口规则。
「H20性能碾压中国芯」成导火索
穆勒纳尔在信中强调,H20在AI推理所需的高带宽内存等关键指标上,完全碾压华为昇腾910B等中国本土芯片。尽管相比被禁的H100,H20性能缩水3-6倍,但其配合CUDA生态仍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。更危险的是,腾讯等企业被曝使用H20集群训练大模型——单集群算力超200 PFLOPS,直接触及美国「超级计算机」管制红线。
动态封锁 vs 固定指标
议员提出全新管制思路:不再以美国芯片绝对性能划线,而是紧盯中国本土量产水平。目前SMIC年产能仅20万片昇腾计算晶粒,而美国企业年内计划部署1400万片AI芯片。若放任H20大规模流入,中国或借机建立全球AI标准。对此,穆勒纳尔建议建立「动态技术壁垒」,既保证美企商业利益,又确保中方无法突破代际差距。
军工AI的隐秘威胁
信中还暗指特殊风险:解放军可能绕开量产芯片,直接采用定制化高性能硬件。这侧面印证了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深层焦虑——不仅要防民用AI跃进,更要阻止「非对称作战能力」的质变。随着8月8日简报会日期的临近,这场围绕AI霸权的攻防战正进入新回合。
(评论:美国在AI芯片领域的「走钢丝」策略凸显两难——既要赚取中国市场红利,又担忧技术反噬。这种「动态打压」或将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加速去美化进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