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商务部近日证实,白宫正与英特尔就获取其10%股权进行谈判,拟将《芯片法案》中78.6亿美元补贴转为股份投资。商务部长霍华德·卢特尼克直言:"美国纳税人应获得股权回报,而非单纯给予补贴"。此举被指沿用特朗普政府理念——当企业获得巨额资助时,政府应收取代价。
随着台海局势持续紧张,卢特尼克强调芯片自主可控的迫切性:"美国前沿芯片99%依赖台湾生产,而这里距中国仅80英里。我们必须建立本土供应链"。目前英特尔仅收到28%补贴款,若10%股权交易达成,剩余资金可能一次性注入,助其加速俄亥俄州晶圆厂建设。
不过争议随之而来:英特尔新CEO陈立武因涉嫌违规向中国出口EDA工具遭特朗普要求辞职,虽与总统会面暂缓危机,但资金到账仍需破解盈利困局。专家警示,政府注资虽解燃眉之急,但"企业国有化"模式可能扭曲市场规律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此先例或扩展至其他受《芯片法案》资助企业,引发科技圈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。
面对软银20亿美元注资与政府扶持,英特尔能否借14A制程突围?资本的加持背后,技术突破与客户争夺战才刚启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