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中国科技界亮出关键底牌——华为、壁仞、燧原等头部企业联合成立两大AI联盟,打响国产技术生态反击战。这场名为「模芯生态创新联盟」的行动,瞄准英伟达GPU断供后的硬软件断档危机,试图以自主标准重构从芯片到框架的全栈式生态。

联盟成员名单堪称豪华:GPU领域的华为昇腾、专注加速卡的燧原科技、打造国产架构的壁仞科技,配合阶跃星辰等大模型厂商,誓要打破算力困境。尽管国内AI芯片架构分散(ARM、PowerVR、自研ISA百花齐放),但统一API与中间层软件栈成为破局关键。开发者未来或将实现「一次编写、多芯运行」,极大降低迁移成本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标准化或成双刃剑。虽然ONNX等现有框架已探索模型互操作性,但国产方案必须解决不同指令集的深度适配问题。华为CANN生态虽强,但要兼容非昇腾芯片仍存壁垒。若联盟能在编译器、工具链层面实现跨平台兼容,中国AI产业将真正构建「去英伟达化」的护城河。

而上海市总商会AI专委会则将战场延伸至工业应用,商汤、MiniMax等公司将与制造企业深度捆绑。当大模型遇上智能工厂,这场国产替代战役的下半场,或许会比芯片突围更具颠覆性。

(评论:美国禁令倒逼中国技术体系加速「内循环」,但真正的考验在于生态能否形成良性商业闭环。标准化若沦为表面工程,或将重蹈「国产操作系统」覆辙;若能攻克软硬协同痛点,全球AI格局或将迎来新变量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