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则重磅消息再次搅动全球科技与贸易圈: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(SAMR)正式宣布对高通公司启动反垄断调查,矛头直指其今年对以色列车联网企业Autotalks的收购案。尽管这起收购早在数月前已通过美国监管审查,但在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节点被旧事重提,其背后的战略意图不言而喻。
这已不是中国首次在贸易博弈中以'反垄断'为武器。早在今年年初,英伟达收购Mellanox时就遭遇类似审查。如今高通再度被'点名',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这是中国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计划于10月底会晤前,为争取谈判筹码的战术布局。
有趣的是,高通此次收购本身并不涉及市场垄断风险。Autotalks作为一家专注车用短程通信(V2X)芯片的企业,与高通的主营业务并无重叠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高通在2023年首次报价3.5亿美元被监管叫停后,今年7月以不足1亿美元'抄底'收购了这家陷入困境的以色列公司——这本应是一桩帮助企业拓展新业务领域的寻常交易。
『点评』:美国的AI芯片出口管制与中国的稀土反制措施已形成'筹码互锁',此次调查再次印证:在科技冷战背景下,企业并购早已超越商业逻辑,成为大国博弈的微观战场。
耐人寻味的是,中国在主动出击的同时,也在加速布局供应链自主化。2025年上半年,中国大陆并购交易总额同比增长45%,达1715亿美元,其中29笔交易金额超10亿美元。马来西亚、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成为重点投资对象,通过'中国+N'战略构建抗风险供应链。
但科技实力的鸿沟依然显著。尽管中国半导体企业并购浪潮汹涌,但在AI芯片领域,其GPU性能仍落后美国同行数年。分析机构Arc Group指出,全球正形成中美欧三极分立的供应链体系,预示着深度脱钩的不可逆趋势。
『冷思考』:当自由贸易让位于地缘博弈,企业或将面临'站队'困境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技术自主与开放合作的平衡点究竟在何处?或许,多极化的世界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的运行法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