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计算初创公司Classiq的CEO Nir Minerbi近日接受专访,深入阐释了其突破性技术方案。作为以色列国防军Talpiot计划和特拉维夫大学双料物理/电子工程硕士,Minerbi创立的Classiq旨在解决量子软件开发的核心瓶颈。

Classiq平台通过自动化量子算法设计流程,让开发者专注于功能定义而非底层量子门电路编码。基于Qmod高级建模语言,用户仅需输入运算需求,系统即可自动合成优化后的量子线路,并能跨IBM、谷歌、亚马逊等平台部署。这种抽象化开发模式将算法开发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天,目前已获德勤、宝马、劳斯莱斯等顶级客户采用。

Minerbi指出,当前量子软件生态类似经典计算机的「无编译器时代」,企业级应用亟需工业化开发工具。Classiq的合成引擎可实现97%的量子电路压缩率,其专利库涵盖60余项关键技术。在软银、瑞穗银行公开案例中,该平台成功将特定金融模型的量子比特需求从百万级压缩到数千级,显著降低计算成本。

对于产业布局,Classiq重点瞄准金融工程、药物研发、CFD流体力学仿真等领域。三菱化学使用该平台加速分子特性预测,而航空航天企业则用于雷达波形优化。Minerbi强调,量子优势虽未完全显现,但企业必须现在就构建技术储备——「当硬件突破到来时,软件积累将产生指数级回报」。

随着HPE、三星NEXT、汇丰等机构持续注资,Classiq计划深化与NVIDIA、微软的量子云服务整合,并拓展混合量子-经典计算场景。该公司的愿景是成为量子算法开发的标准化工具链,目前已在内存管理和硬件适配方面取得新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