🛢️【悬案转为公诉】芬兰国家调查局以「加重破坏及干扰通信罪」正式起诉「Eagle S」油轮船长及两名高级船员。据《卫报》报道,这艘悬挂库克群岛国旗、实为俄「影子舰队」的油轮,被指控在2024年末蓄意拖锚穿越波罗的海海底,导致爱沙尼亚与芬兰之间的Estlink 2电力电缆及多条通信电缆断裂,维修成本高达7千万美元。
🔍【疑云背后的「混合战」】芬兰警方调查发现,「Eagle S」的航行轨迹显示其锚链在海底拖拉近百公里,与2024年圣诞节期间多起电缆断裂事件高度吻合。欧盟政界曾将此系列事件定性为俄「混合战争」策略,旨在通过非军事手段扰乱欧洲基础设施。尽管该船今年2月已从芬兰港口获释,三名船员仍被禁止离境。
⚖️【管辖权博弈开启】被告律师质疑芬兰对公海案件的管辖权,但检方强调「犯罪结果发生在本国领土」。芬兰作为与俄接壤的北约新成员国,其境内65%跨境数据通过海底电缆传输,此案或成国际法灰色地带的标志性判例。法律学者指出,若罪名成立,或将开创追究「跨国基础设施破坏」刑事责任的先河。
💡【深度视角】「影子舰队」本质是俄规避能源制裁的灰色船队,而海底电缆已成现代地缘博弈新战场。从美FCC拟禁用中国海缆技术,到此次事件,全球关键基础设施正面临「非对称威胁」。芬兰将此案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,也折射出北约东翼国家对「北溪事件后遗症」的深度焦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