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美国对中国制造的3D打印机加征关税的传言甚嚣尘上,一场全球性的抢购狂潮在2025年初如期而至。

市场研究机构CONTEXT最新报告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售价低于2500美元(约1.8万元人民币)的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百万台,同比增长15%。在这片红海市场中,中国军团展现出惊人统治力——创想三维(Creality)、拓竹科技(Bambu Lab)、闪铸(Flashforge)和智能派(Elegoo)等本土品牌合计拿下95%的全球市场份额。令人惊叹的是,即便在国际环境波动下,拓竹科技的年度出货量仍实现64%的爆发式增长。

业内专家分析,这场抢购狂潮背后是消费者对关税政策的本能反应。美国企业采购经理Peter透露:“与其坐等价格上涨25%,不如趁现在抄底备货。”这也解释了为何工业级设备出货量同比下滑17%的同时,高性价比的消费级设备需求逆势上扬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3D打印技术正在突破传统原型制造的边界。Mordor Intelligence报告指出,42%的企业已将3D打印技术用于终端产品生产:从定制化运动装备到航空航天部件,从个性化牙科植入体到汽车功能组件,智能制造正在重塑制造业版图。

点评:价格战背后,中国企业正在用技术创新打破西方垄断。拓竹科技X1C等机型已将闭环控制、多色打印等高端功能下放到消费级产品,这种'技术平权'或将改写全球3D打印产业格局。